香港, 2025年4月8日 - (亚太商讯) - 当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课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我国要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海通恒信(1905.HK)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大局,紧紧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打造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经营质效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88.55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5.13亿元。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人民币1,112.97亿元,权益总额人民币199.83亿元。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激发产业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海通恒信深刻洞察这一趋势,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以及数字金融领域积极布局,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助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科技金融领域,海通恒信顺应发展新趋势,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产融合作新模式,作为唯一入选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生态联合体的融资租赁公司,并在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成功实现首单业务突破。2024年,海通恒信科技金融全年投放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上升70.67%,其中专精特新业务投放人民币21.72亿元,同比上升91.18%,为众多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
在绿色金融领域,海通恒信作为首批入驻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的融资租赁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推动绿色租赁业务发展,成功落地首单工商业储能直租业务,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绿色融资解决方案。同时,参与编制《中国绿色租赁年度发展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动出台上海市绿色租赁业务认定的地方标准,为绿色金融的规范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024年末,公司绿色金融资产余额约人民币207亿元,生息资产余额占比22%,相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203亿元的规模,不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生息资产余额占比均有所提升。
在数字金融领域,海通恒信深度布局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2024年实现数字金融业务投放人民币超20亿元,其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人民币超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持续加强与算力领域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助力传统IDC向智算中心转型。截至2024年末,海通恒信数字金融资产余额约人民币50亿元,余额和占比均较去年末实现一定增长,为数字经济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践行金融为民 提升民生福祉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人民,海通恒信在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领域的积极探索,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面对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海通恒信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业务策略,加强普惠业务风险把控,优选具有经营优势及优质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予以支持。2024年全年,公司普惠金融业务投放人民币超74亿元,为超2,6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设备和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外,公司还入选了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试点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深度和广度,为实体经济的发展筑牢根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通恒信重点关注优质医养结合机构和康养设备厂商的金融服务需求,开创性打造居家养老设备租赁产品,出台针对高端养老机构和普惠养老机构的产品方案,并成功实现首单项目投放。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养老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金融模式,推动了养老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通过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海通恒信在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推动自身资产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增强了内生发展动能。2024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
未来,海通恒信将充分发挥"融资+融物"特性,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方向,加大业务投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融资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门 金融, 业务
http://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