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age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ACN新闻在线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于希望向媒体、业界和金融市场披露和传播信息的公司和组织,我们能为您安排实时的新闻发布。ACN新闻在线的新闻稿包括英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文和日文等多种语言版本。
Tuesday, 8 December 2020, 20:24 HKT/SGT
Share:
水发兴业渐入佳境,二百亿营收可期

香港, 2020年12月8日 - (亚太商讯)  - 一,实力雄厚的白武士

2019年11月,山东省属国有企业水发集团100%控股的水发能源向原名中国兴业太阳能增资控股66.92%股份,成功重组后易名为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00750.HK下称水发兴业),成为水发集团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级权属公司,目前产业布局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及新材料领域,将聚焦清洁能源生态系统构建和投资。按照“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水发集团将实现资产3000亿元,营业收入冲击2000亿元,利润冲击100亿元。

二,重组初见成效,净利润转正

水发集团入主时已经对上市平台水发兴业制定了3-5年目标,特别是在盘活资产,母公司协同效应,拓展新业务领域等,务求减低融资成本,增加收入,改善财务状况。公司中期业绩明显改善,收入20.78亿元人民币(全文货币:人民币),同比增长69%,毛利转正为2.42亿元(去年同期毛损-0.61亿),毛利率12.24%几乎恢复到2018年14.06%(扣除电力补贴之毛利率)的水平,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减少38.95%,行政成本轻微增加2.44%,净利润及每股盈利分别为2.19亿及0.086元,较去年同期-4.65亿及-0.56元大幅改善。负债总额为76亿,资产负债率64.33%,分别较19年末下降3.8%及下降1.91%,资产净值42亿较19年末增加4.7%,流动比率1.78,应收贸易款项336日都较去年同期403日改善,资产负债表整体得到优化,置换原有的短期贷款,通过盘活资产和新增融资额度,综合融资成本降低至6%以下。

三,原业务否极泰来,新业务快速增长

清洁能源业务,水发兴业累计承接光伏项目规模约4GW,持有电站545.6MW,主编参编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团队在开发、建设光伏风电项目上经验丰富,综合实力较强。公司之前的清洁能源业务核心在光伏EPC,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从公司中期报告的收入分类中可以看到,清洁能源EPC的收入为11.16亿元,较去年同期4.98亿增长124%,可见重组后清洁能源业务正迅速恢复增长,并顺利拓展到风电领域。太阳能EPC的收入为4.8亿元,同比下降3.5%,主要由于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而延迟项目进度。新业务风能EPC平地一声雷,首战告捷收入达6.34亿元,毛利率18.8%,主要来自中部地区的两个大型项目(仍在进行中),预期今年下半年亦将新增大型项目订单,成为清洁能源EPC业务的增长点。

除清洁能源EPC外,今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开展液化天然气、汽油及柴油销售业务,销售收入1.57亿元,占总收入约7.6%。公司积极拓展清洁能源业务范围,通过母公司购入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热力有限公司47.5%权益,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收购目标已全面运营,每年预计可产生净利润超过6000万元。

绿色建筑业务,公司参编超60项行业标准,绿色建筑的系统集成能力位于行业领先水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幕墙产品出口商,连续八年评为全国幕墙行业前十强。中报收入分类显示幕墙及绿色建筑的收入为5.11亿元,同比增长32%,主要是国内多个大型公共工程的带动。事实上国内绿色建筑产业前景可期,需求规模宏大,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300亿元,未来五年,我国绿色建筑将有望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可达到万亿元级的市场规模。公司本身具有资质及技术优势,大量成功工程的往绩案例,在国策的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太阳能屋顶计划)及水发集团的资源互动(水利市政项目深度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该业务将再创高峰,朝着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系统服务商的佼佼者进发。

新型材料板块,隶属于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兴业新材料(8073.HK),主要业务包括研发、生产及销售铟锡氧化物(ITO)导电膜及液晶调光系列产品。ITO导电膜可加工成触摸屏ITO导电膜及可调节ITO导电膜,而可调节ITO导电膜可进一步加工成智能调光玻璃及智能调光投影系统。公司是目前国内电阻导电薄膜的最大生产厂家,年产能超过200万平方米,掌握卷对卷真空镀膜的关键技术,良品率达99%以上,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液晶调光产品年产能约为50万平方米,掌握液晶PDLC的核心配方,是目前国内液晶调光薄膜的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超过40%,拥有31项专利。智能液晶调光产品可以通过施加电压的不同,实现在全透明、半透明、磨砂状态之间的转换,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中报收入分类中新材料业务收入0.45亿,同比下降29%,毛利率由36.9%下降至25.7%,主要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影响到销售组合变动,其中ITO导电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增加,其毛利率低于智能调光产品。二是2020年第一季度产量减少,计入销售成本的前期固定成本增加。随着国内疫情受控,智能调光产品将随着消费产业升级而受益。随着大型商用多媒体显示的需求放大,预期透明导电膜市场将会保持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40%,多媒体透明光电玻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4.8%,液晶功能性膜材料2026年复合增长率到8.6%。今年6月,兴业新材料正式与杭州西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签订地铁多媒体屏蔽门系统商业合同,是国内首个在新建地铁中规模化使用的多媒体屏蔽门系统。

四,积极拓展,择优选精

清洁能源+储能项目的双轮驱动,7月15日由水发兴业建设的西藏日喀则100MWh光伏+储能电站项目开工。8月21日水发兴业与上海电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储能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近期,水发兴业在江西吉安的40MW分布式风电配套储能项目即将启动。

布局洋口港,开拓油气业务

10月16日,水发兴业能源与上海华港、洋口港能源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在天然气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江苏如东洋口港是距离上海最近的10万吨级以上海港,其LNG接收站扩建已列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底LNG年接卸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未来将被打造为具备2000-3000万吨/年的LNG接卸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存在能源缺口,海运液态LNG的是战略供应的重要环节且具有市场空间,要布局天燃气下游业务首先要拿到供应稳定的货源,公司已开始涉及天然气及油品化工品的贸易,下一步计划把业务渗透到相关下游产业,如天然气管线、城市燃气等项目。据报道项目总投入约7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入约为20亿元,公司将与控股股东水发集团共同投建。

资产注入

公司向山东水发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购入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热力有限公司(下称淄博热力)47.5%权益,代价1.9亿元,主要从事向山东省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分配用于加热目的的工业用管道蒸汽,管道网覆盖面积约为17平方千米,为园区内的71间公司提供服务。淄博热力已全面运营,2020年上半年的税后利润为2207万,较2019年全年512万大幅增长330%,源于园内蒸汽供不应求。

更具意义的是该项目是水发集团首个国有资产证券化项目,体现了水发集团入主后对上市平台规划的承诺兑现,即逐步进入热能产业的中下游并向水发兴业注入优质资产。水发集团作为千亿级企业,内部孵化着众多优质资产,水发兴业作为清洁能源上市平台将持续受益于母公司的资产注入。据了解水发集团有四家燃气企业,净利润约1亿元,这也为水发兴业布局优质稳健资产打下强心针。

五,未来预期与投资逻辑

水发兴业能源规划了三年总体目标“32211”,即到2023年实现3个上市平台,200亿收入,200亿资产,10亿利润,100亿市值。重点放在清洁能源业务板块,预期到2023年,公司将累计持有光伏电站3GW,光伏EPC年建设目标1GW,累计持有风电项目1GW,风电EPC年建设目标1GW。

内外优势,同体双修

水发集团近千家独立法人企业的可用资源能实现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过3GW,并承担省外“外电入鲁”新能源投资和省内新能源开发的责任主体。水发集团的内部既有资源及外部业务发展将助力上市平台整合优质清洁能源资产。与母公司产生协同效应,将提升水发兴业的项目获取和运营能力,业务层面表现为持有电站资产规模的上升,EPC业绩的提升和多元化清洁能源的扩展,并最终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降融资成本,项目运营长期受惠

2020年7月30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发布通告,将水发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由投资级“Baa3”提升至“Baa1”,展望为稳定。此外,水发集团已获54家银行授信,授信总额度630亿元,并成功发行4亿美元境外高等级债券。水发集团的国企资金成本优势将传导到水发兴业,帮助其降低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这对投资周期较长的清洁能源项目来说无疑是个巨大优势。

结合内外优势,实现做大做强

混改后,水发兴业已按规划逐步整合自身多年发展的工程技术积累和母公司雄厚的资源优势。相信完备的项目整合能力和持续的资产注入将快速壮大公司的营收,良好的政企关系和高效的资本平台有利于项目的落地与建设,融资优势将凸显公司长期运营清洁能源资产的能力。从三年规划来看,公司2019-2023的营收GAGR达56.9%,2020-2023净利润GAGR超过54%。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门 金融, 业务
http://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Press Releases
Mitsubishi Motors Added to FTSE4Good Index Series, FTSE Blossom Japan Index and FTSE Blossom Japan Sector Relative Index for Consecutive Years  
Friday, July 11, 2025 3:28:00 PM
Bluemount Holdings Limited Announces Pricing of $5.5 Millio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July 11, 2025 08:28 HKT/SGT
ZA Miner Launches AI-Powered Bitcoin Mining Contracts, Marking Milestone in Cloud Mining Innovation  
July 11, 2025 07:00 HKT/SGT
XDS Datacentres and ICS Arabia partner to launch landmark 10MW Immersive Cooling Data Center in KSA  
July 11, 2025 06:00 HKT/SGT
Alpaca Network Announces Launch of Modelz: The First Decentralized Exchange for AI Models  
July 10, 2025 23:00 HKT/SGT
The 10th Quam IR Awards was Successfully Held  
July 10, 2025 21:30 HKT/SGT
All-New MAZDA CX-5 Debuts in Europe  
Thursday, July 10, 2025 5:56:00 PM
Sharp Signs Official Partnership with Tottenham Hotspur FC Pre-season Tour 2025 with Its AQUOS Brand  
Thursday, July 10, 2025 4:30:00 PM
Tianci International: Discussing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Shipp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 to Integrate with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RWA  
July 10, 2025 12:30 HKT/SGT
Tradable Bits Powers Fan Engagement for Rugby Australia's Hosting of the Qatar Airways British & Irish Lions Men's Tour 2025  
July 10, 2025 07:30 HKT/SGT
More Press release >>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顶部 | 关于我们 | 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人 | 隐私权政策 | 使用条款 | RSS
美国: +1 214 890 4418 | 中国: +86 181 2376 3721 | 香港: +852 8192 4922 | 新加坡: +65 6549 7068 | 东京: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