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9月4日 - (亚太商讯) - 在可持续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推进下,全球各国皆将发展洁净能源定调为重要国策。中国更为全球主要国家中,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能源的有力行动者,国家领导层更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作为指导目标,而将于明年开局的「十五五」规划,环保能源领域将续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今年7月初,国家国务院新闻办举办发布会,回顾简介「十四五」内近5年的发展成果。当中绿色发展方面,期内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至今年5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翻了一倍多。全国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展望比例还会提高。
此外,国家坚定履行「双碳」承诺,2024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三五」末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资源利用方面来看,2024年,主要资源产出率较「十三五」末提高约12%,全国焚烧处理生活垃圾2.68亿吨,较「十三五」末增长83.6%。
有趣的是,除了水处理概念股估值修复外,随着垃圾焚烧处理领域相关运营资产被低估,以及焚烧效能以至产能不断增长的情况,重回投资市场的眼帘,环保板块轮动的剧目亦有机会愈演愈烈。
早在今年3月已制定其「十五五」战略发展预规划,明确「两化一型」(科技化、国际化、生态型)发展方向的光大环境(00257.HK)为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超过16万吨。作为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龙头,集团于环保产业具广泛布局,涵盖固废、泛水、清洁能源三大核心领域。展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将于10月召开第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预期国家将进一步优化绿色产业于开发、制造、利用等的政策空间,以巩固深化「十四五」期间所取得的战略成果及良好发展势头。
内地反内卷有利绿能产业
再者,内地近期开始吹起「反内卷」风,国家部门除督促各大电商平台停止「内卷式」恶意竞争,于绿能产业面上,有报道指工信部早前召开会议,与光伏业界探索反内卷实施细则,估算风气所及,将有效提升整体产业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意识,有利于绿能产业的经营环境,及加强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的优势,包括作为固废龙头的光大环境。
至于相较各绿能细分领域的龙头H股,光大环境股价自今年4月筑起平稳升轨,并于绩后上月下旬再刷新52周新高见4.58元,走势相对其他光伏龙头、风电龙头及综合大型电企标的来得稳健。相对而言,光大环境2025年拟派的中期息则由2024年同期的14仙增加至15仙,派息比率为42%,按年增加7个百分点;股息率近5.3厘,减息周期料即将展开,预期光大环境可凭借其公用股的定位,吸引投资高息股的资金泊入,利好后市表现。此外,集团财务状况健康,截至2025年6月底,手持现金88.42亿元,较2024年底约80.42亿元,增加10%,并将综合资金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负债水平合理。
光大环境公用股属性 利好好市表现
2025年上半年,光大环境业务分布已拓展至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及1个特别行政区;海外市场布局德国、波兰、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16个国家;投资落实的环保项目共604个,总投资约1643.07亿元人民币。
期内,集团核心业务板块环保能源持续聚焦固废业务领域、完善垃圾发电产业链布局,更于乌兹别克斯坦落实两个垃圾发电项目,取得中亚市场的业务突破。营运面上,垃圾发电项目平均每吨入炉垃圾发电量约460千瓦时,按年增长3%;综合厂用电率约14.7%,按年降0.3个百分点,对外供应蒸汽量按年增长39%。
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共投资落实项目286个,总投资约1012.28亿元人民币;同时新签署多项轻资产业务,涵盖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供热供汽等领域,合同总额约1.61亿元人民币,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
光大绿色环保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重要突破
光大环境旗下光大水务(01857.HK)作为环保水务业务于今年上半年同样于轻资产业务有着更多的布局,业务涵盖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供货、工艺包等领域,布局于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份及泰国市场;今年上半年,新承接各类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6000万元人民币,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工业废水1万立方米。
至于光大环境之绿色环保板块光大绿色环保(01257.HK),在今年上半年拓展首个生物天然气项目,以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提供天然气,标志着光大绿色环保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领域的重要突破。光大绿色环保作为光大环境的绿色环保板块,此板块业务专注于生物质综合利用、危固废处置、环境修复、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领域。上半年新签署3项环境修复服务,合同总额约1.28亿元人民币。新增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5万吨、年供生物质天然气1,000万标准立方米。
综合2025年上半年,集团共投资落实4个新项目,总投资约23.96亿元人民币;新签署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5.2亿元人民币,新增业务类别涵盖沼气提纯、移动储能、渗滤液处理、设备采购、技术服务、环境修复等领域。
于宏观环保产业层面上,受惠国家科研实力日益提升带动,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内地火热的出口产业,而三者皆与环保绿能相关,足以反映国家在能源转型上的贡献及科技实力。
自研环保装备加速出海机遇
光大环境于其中期业绩上亦展示了其科技实力。在研发领域上,光大环境推动技术创新的取态亦进取积极,当中装备制造板块除于国内市场深耕小型化垃圾焚烧技术,境外亦签署泰国高能焚烧炉及印度捞渣机供货合同,及中标马来西亚兰卡威一期改造项目,推动自主研发环保装备加速出海。今年上半年,集团装备云服智能平台更正式上线,截今年6月底,平台注册用户约600家。
此外,环境研究院作为光大环境科技研发创新的引擎,于2025年上半年推进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工艺突破,及一系列技术成果转化,其中,厌氧氨氧化系统已在集团浙江宁海垃圾发电项目调试成功,为下一步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奠定良好基础。
环保行业在淡出资本市场目光后,随着运营资产被低估、等因素推动下,整个板块正重回市场目光中;部份具备稳健现金流公用股属性的优质资产,比如股息率持续胜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光大环境,其核心业务如垃圾焚烧步入运营为王的阶段,其稳健派息的优势亦有望延续下,这类资产的后续估值修复空间,可以多加留意。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门 金融, 环境, ESG, 业务
http://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